分享到: | 更多 |
封面(點擊查看大圖)
卷首語
工會應在促進民法典貫徹實施中彰顯作為/信諾
學者觀察
新基建與企業文化的“四本”原理/華銳
專家論道
從“四不兩直”說開去/郭穩才
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廢事關職工切身利益/張立新
常州工會常州大學聯袂開展《民法典》宣講/吳文龍
封面故事
匠心鑄造冠軍品質創新成就智造先鋒——記江蘇恒力制動器集團維修電工班班長黃俊/秦潔 唐海燕
主席論壇
聚焦工會使命,聚力工作創新 不斷開創富有“鎮江特色”的勞模工作新局面/徐炳輝
專欄/言論
為給“快遞小哥”評職稱叫好/方成龍
守護好工會工作“品牌”/董柏云
專欄/以案說法
勞動者被行政拘留,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?/李亞麗 劉業林
調查研究
當前工資集體協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/江蘇省南通市總工會調查組
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現狀、問題及對策——以河北省衡水市為例/辛躍智
聚焦職工需求 擦亮工人文化宮普惠服務品牌——關于工人文化宮改革發展的思考/陳明月 秦潔
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工會干部的法治教育/秦婷
企業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互聯網+之我見/陳寶泉
新冠疫情期間職工心理健康調查/崔清華
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/鮑蘭蘭
經驗交流
“職工說事”制度:創新工會基層治理參與方式/崔盛杰
高處著眼深處扎根實處發力 打造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“無錫樣本”/江蘇省無錫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聯席會議辦公室
工友創業園:助力鄉村振興的“沾化樣本”/丁秀胤 宋艷梅
工會做實事,職工得實惠——江蘇省泰州海陵區總工會致力當好工會娘家人/繆然
山東省海員工會“送清涼”到一線/叢國棟
新情況新舉措
山東省首家勞動關系綜合服務站在濟寧成立
福建成立省內首個工匠學院
新疆區總在大中專畢業生中選聘社會化工會工作者
南京市出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三年實施方案
三明市總:“云上”模式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
黨政與工會
九江市出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
海門“六聯”模式推進非公企業黨工建設
淮安市清江浦區柳樹灣街道工會實施“三舉措”確保黨工共建增活力
濱州市總與市稅務局研討稅務代收工會經費工作
發揮三方聯調作用汕頭化解一起集體勞動爭議
地方工運動態
重慶市總:健全三個機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
河南省總:多舉措搭建職工服務“暖心橋”
四川省總:關愛留守子女,助力打好涼山脫貧攻堅戰
平湖市總:建立外資企業勞資懇談機制
濱州市工人文化宮“整合資源·共建共享”模式受關注
宜興市總: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
保定市總:職代會微課堂正式開課
安陽市總:打好關愛服務農民工“組合拳”
靖江市總:“云模式”普法深入人心
慈溪市總:“三個一”探索社會組織服務職工新模式
丹陽:工會組建工作跑出加速度
阜陽市總:啟動“ 穩就業保民生 工會在行動”系列活動
武宣縣總:堅持聯審、聯查強化經費“收管用”
徐州市銅山區總:串起產業工人成才的“培育鏈條”
蘇州市姑蘇區總:“四舉措”做好集體協商工作
產業工運動態
廣東工業系統工會:開展勞動競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
沈陽市城建交通農林工會開展“五小”勞動競賽
四川機電冶煤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助力復工復產
青島市嶗山區成立房地產業工會聯合會
基層工運動態
一機集團某吊車班:自主管理有態度安全生產有力度
江蘇新海石化公司三舉措抓實產改試點